往期阅读
当前版: 06版 上一版  下一版
上一篇    下一篇
放大 缩小 默认   

潘洁婷:始于衣冠 达于博远

  记者 俞鸽

  初见潘洁婷,是在县科技城的小道上,她从远处走来,上身着红色明制仿妆花织金圆领袍,下身一袭绿色缎底马面群,身形款款,婀娜娉婷,仿若画卷中人。从与汉服结缘到专门成立汉服相关设计与摄影工作室,这短短几年间潘洁婷为困难阻碍头疼过,也为遇到理解和包容欣喜过,“始于衣冠,达于博远”她一直在用行动述说着对汉服文化的热爱。

  情之所起 一往而深

  潘洁婷与汉服结缘于2016年。在那之前,她是一家幼儿园的老师,每天都和孩子打交道,完全没有接触过汉服这个圈子。后来,一个小生命的到来,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,为了生养孩子,她辞去幼师工作,在家无聊时,她会看看电视剧,“就是那个时候,看见电视剧里面的人穿汉服都仙气飘飘,于是我也很想尝试。”潘洁婷说,生完孩子之后,她就开始上网购买汉服,一如许多初入汉服圈子的新人一样,那时的潘洁婷对汉服制式、图案版权等等没有概念,全凭自己喜好,时间一长,她也渐渐学到了很多东西。“汉服是汉文化的一种,能折射出我们各个历史时间段不同的历史风情、民俗等等,所以后来我知道了,汉服是不能乱穿的,我们可以去改良,去改进,但有些根本性的东西我们还是要去尊重。”潘洁婷坦言她现在是“一入汉服深似海”,原本她只在一些特定场合才会穿着汉服,而现在,她已将汉服融入生活,几乎每天都会穿着汉服。“一开始我挺担心家里人会不接受我穿着汉服,但是没想到他们也非常喜欢汉服,并且非常支持我去了解、推广汉服文化,有些时候参加活动我也会带着我的老公和孩子一起。”潘洁婷回忆道,她从汉服爱好者转变为汉服设计者的契机是在2019年西塘汉服文化节,她遇到了志同道合的伙伴,两人对“开一家汉服网店,做原创汉服”的想法不谋而合,由于潘洁婷在当幼师时,学习过绘画设计,所以两人商量,由潘洁婷负责店铺汉服的图案设计,合伙人则负责店铺管理和产品销售。刚起步时,困难重重,合伙人远在宁波,两位合作伙伴之间的默契还没培养起来,有些时候对产品的版型问题上常有意见不一的情况。“明制汉服有大量的史料和现存的文物能够给我们提供参考,但我们想做得更好,所以就会在版型上精益求精。”潘洁婷说创业初期,他们经常做好一件样衣又否定样衣成品,为了寻找最好看最合适的版型,她和合伙人跑遍了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博物馆,不断参考借鉴,做出两个人都满意的样衣,这个产品才会上架开售。“现在我们店里也有定制服务,一对一制作最合适顾客的汉服。”

  百巧百能多面手

  潘洁婷认为,要体现汉服极致的美感,除了在服装本身的面料、图案上下功夫,还要有发型、配饰等点缀因素的加持。为了能够在最大程度上还原古人古韵,她专门报班学习古法绾发,通过日夜练习,现在她的巧手能在极短时间内将青丝绾出模样,或端庄温婉,或明媚大气,搭配上合适的服饰,还真有一番古韵。“我现在也有在做发簪,像我今天佩戴的这些,也有我自己做的。”说话间,她向记者展示了她的作品。潘洁婷经常在服饰设计的空余,画一些首饰的草图,觉得好看的,她就会动手做:“这些首饰有些我们店铺也会上架,有些实在喜欢的就会留着,放在我的摄影棚里。”这是她在武义创业的一个“根据地”,平日里有些人会通过朋友介绍,专程到她的摄影工作室拍汉服主题摄影。“现在摄影的业务也忙起来了,有些顾客会约我们外拍,一拍差不多就要一天。”虽然要兼顾设计与摄影业务,工作繁忙,但潘洁婷却乐在其中:“当我看见那些第一次穿汉服的顾客,看到最终造型时,眼里泛着光芒的样子,我心里就很开心。很多人在真正穿过汉服以后,就会喜欢上汉服,我现在在做的事情,其实最终都是推广汉服文化。”

  现在社会对服装的包容度越来越大,但汉服依旧是小众服饰,尤其是在小城市中。“我们现在穿汉服出门,会有老人家不了解,说我们是唱戏的。”面对这样的代沟,潘洁婷多多少少会有挫败感,她说,在武义推广汉服文化依旧是个大工程,而且,仅凭借她个人的力量是达不到非常好的效果的。“还好这几年政府在大力推广旅游,也非常重视地方传统文化的推广,一些古民居景区的名气越来越大,我们现在就尽量多与这些景区合作,多多举办同袍聚会活动,让越来越多的人看见我们,看见汉服。”潘洁婷介绍,现在短视频的兴起也是一个契机,工作室也在进一步策划,拍摄汉服相关短视频,借助新媒体的力量,散播汉服之美。

上一篇    下一篇
 
     标题导航
   第01版:一版要闻
   第02版:专版
   第03版:时政要闻
   第04版:广告
   第05版:经济
   第06版:经济视点
   第07版:理财
   第08版:特别报道
潘洁婷:始于衣冠 达于博远
广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