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8:寻访武义古村落
上一版3   4下一版  
 
标题导航
2013年03月11日 星期一 出版 上一期  下一期
3 上一篇   下一篇 4  
放大 缩小 默认   
范村:厚重的文化 悲壮苍凉的历史
嘉庆庚申大水后溪边唯存的大树
范村花厅内精美的雕刻
范村全景
范氏宗祠
  □古梁  涂志刚

  范村位于武义县城的西北部,直线距离约10千米,平均海拔57米,是全县海拔最低的一个村落。范村北依梅山,南临武义江,与金华焦岩村一箭之遥,也是武义北大门的重要交通要道。

  范村是北宋范仲淹侄儿后代的聚居地,它传承了范氏文化,终于在历史长河中成为武义一大望族。自元代建村以来,累积了厚重的文化,沉淀了悲壮沧凉的历史。

  目前范村依然保留着古老的村貌,武义江水依然傍村而过,在江的对面横亘着金温铁路,村后是宽敞的金丽温高速公路,扩建中的“十白”线穿村而过。这三条现代化的交通要道象三条巨龙形成一个巨大的“川”字在村前、中、后腾飞向东南而去。

  范村由范村、百家地(山坑寺)、芦家三个自然村组成,村委会设在范村,全村除范姓外尚有李、陈、王、何、芦、朱、潜等姓氏。全村200余户,1270余人,耕地面积600多亩、山林5000余亩。

  范村溯源

  武义范姓村落,除履坦镇的范村为范仲淹侄儿的后裔之地外,尚有南部地区三港乡范仲淹嫡传二十八代孙繁衍的章湾村。

  在翻阅武义范村《梅山范氏宗谱》时,在各朝代修谱的序中,处处可见“范文正公”的字眼,谱中还收有范仲淹自己写的谱序以及南宋朱熹《题范氏谱序》,可谓显赫。范村范氏虽不是范仲淹嫡传后裔,然而,范仲淹作为北宋的政治家、文学家,在中国历史上的重大影响不仅给范氏家族史写下了耀眼的一笔,而且也使范氏子孙深感殊荣。因而,不少范氏支系无论是不是范仲淹的后裔,他们在编修宗谱时都要千方百计把范仲淹举证为嫡祖,哪怕不是嫡祖,也要牵上范仲淹是其族亲。

  关于范氏源流,范仲淹在皇祐三年(1051)曾作家谱序,武义《梅山范氏宗谱》中曾全文录用:

  “吾家唐相履冰之后,旧有家谱。咸通十一年庚寅(870),一枝渡江为处州丽水丞,讳隋。因中原离乱不克归,子孙遂为中吴人。皇宋太平兴国三年(978),曾孙坚、埛、镛、堉、昌、言六人,从钱氏归朝,仕宦四方,终于他邦,子孙流离,遗失前谱。仲淹蒙窃国恩,皇祐(1049—1053)来守钱塘,遂过姑苏,与宗族会,追思祖宗,既前谱获复,惧后来昭穆不明,乃于族中索所藏《诰书》、《家集》考之。自丽水府君而下,四代祖考,及今子孙枝派尽在,乃创义田,计族人口数,而月给之,又理祖第,俾复其居,以永依芘作,继家谱而次序之。”

  明代洪武十年(1377),金华清江十四世孙,范贤写有一篇《范氏源流》的文章,现节录如下:

  “范氏之先乃陶唐氏,之后受封于刘,遂姓刘。周定王十年甲子(前597),曾孙士会为晋上将军,十四年(前593)因军功加封为太傅执国,十五年己已(前592)致仕,食采于范(今河南省范县),谥曰范武子,其地濮州范县,乃高平郡(今山东省巨野县一带)之属也,子孙遂姓范。其后子孙世为晋卿。及韩、魏、赵三分晋地,子孙隐而弗仕。

  (至东汉)范氏后裔范滂,字孟博,世居汝南郡。桓帝时(147—167),辟为清诏使,登车揽辔,慨然有扶衰救弊之志,为八俊八顾之列,后为党锢而死,子孙遂不仕矣。再后裔孙履冰,世居河内,唐高宗永徽年间(650—655)登第相,武后临朝称制,为鸾台凤阁平章事。子冬芬为宣州刺史,至咸通二年辛已(861),曾孙讳隋,任幽州良乡县主簿,十一年庚寅(870)迁处州丽水县丞,生梦龄,仕吴越,为苏州节度判官,子孙遂为中吴人。四世孙子明(纯诚),宋元丰六年癸亥(1083)四月二十二日以朝请大夫任婺州保宁(军)节度使,乃文正公之从侄也,廉平公正,州以大治。至元丰七年(1084)十二月二十日卒于官,葬就日乡清江之北(金华石壁栗塘),名其地曰东墓。夫人朱氏生正伦、正辞、正邦。长正伦、幼正邦复归吴洛,惟次正辞因思亲不已,继赘清江吕氏,遂定居清江之北,便守先茔也。大观三年已丑(1109)登进士第。元祐二年丁卯(1087)知州王彭荐授本州学谕,恭人吕氏,许国文靖公吕夷简曾孙、朝散大夫吕舜问之长女也(即吕祖谦之伯祖姑婆),生三子:直忠、直恕、直思。昆季怡怡,守义而和,乡人改其所居兴政里为义和里。

  宋宣和六年(1124),直忠任大理评事,靖康元年(1126),有心山水,弃官而归,娶陶氏,生熙永、熙芳。熙永娶赵氏,继一子名侹,而义山派之祖也。

  直恕高洁不仕,娶陶氏,生熙元、熙景、熙广。续娶陈氏,生熙章,乃后宅派之祖也。

  绍兴八年(1138)直思蒙荐授本州学谕,娶刘氏,生熙安、熙纯,乃江边上庄水阁塘村里社婆桥五派之祖也。(下略)”

  这篇《范氏源流》讲到的范纯诚,他是范钧的长子,范钧是范仲淹的堂兄。范钧生于北宋仁宗天圣丙寅年(1026),卒于北宋神宗七年甲子(1084)。范纯诚九岁丧父,随母孙氏居河南偃师县,未几,母丧。未冠,叔父范仲淹携而教养之,及长,奏补太庙斋郎,转任婺州保宁军节度使,北宋神宗元丰七年甲子(1084)卒于官,享年五十九岁。范纯诚病死在客乡金华后,时形势所迫,其尸体不能护送回苏州安葬,殡寄于赤松观中。其子就择地安葬于婺东四十里十四都就日乡清江(今义乌江)北岸。元祜九年甲戌(1094),塚名东墓,生三子,长子范正伦,次子范正辞,幼子范正邦。长子范正伦归回苏州奉祀。次子范正辞于范纯诚墓地筑室定居守墓。村名先称范村里,后改称溪边村,今称溪干村。范纯诚实为溪干清江范氏和栗塘范氏始迁祖,始迁时为北宋元丰七年。至于哪一个人的后代迁到武义范村,文中并没有叙述清楚。可见南宋以后,范氏的宗谱已断续不续,连范仲淹为了继谱也只好“于族中索所藏《诰书》、《家集》考之”,继家谱了。中国的家谱其最基本的功能就是敦宗睦族、凝集血亲的功能,难怪范仲淹如此重视家谱“断而继修”,并亲自写了《姑苏旧序》。

  究竟何时,何人迁居范村呢?《梅山范氏宗谱》载有清嘉庆四年(1799)金华府学教授陈风举撰的《范氏旧序》,摘录如下:

  “吾于武邑范氏,见之范自宋文正公起家江左,世称望族。其从侄讳纯诚以婺州保宁军节度使卒于官。次子正辞庐墓金华,遂家石壁栗塘。迨元中叶(约1323左右),有讳槐,行德十者由金迁武,武之有范氏自此始,而宗谱则惟祖处有之。乾隆六年(1741),其族人始序谱于武邑,而家庙固未遑也,三十年(1765)始建祠于其乡,而祀产犹未置也。”

  这篇《范氏旧序》很清楚地告诉人们,范村范氏是范纯诚的后代名叫范槐的在元代中期从金华迁居而来。范槐行状在宗谱未有记载,只知是范氏迁武义的始祖,至于他的详情谱中只说:“武之有范氏自此始,后宗谱则惟祖处有之。”然而王远先生在《古婺村落寻究·

  栗塘范氏源与流》(2008年10月版,吉林,第257页)中讲到范纯诚次子正辞后代迁到武义的情况:

  “范正辞,字仲甫,又字德立。北宋宋哲宗元祜二年丁卯(公元1087年),由婺州知州王彭荐举,授婺州教谕,实为清江范氏和栗塘范氏的鼻祖。娶戚氏,生一子范真忱,早亡,继娶义合里清塘(今吕塘下)朝散大夫吕舜问长女为宜。卒后与范正辞合葬溪干村从西北朝东南石桥头。生三子,长子范直忠,次子范直恕,幼子范直思。自此而后,苏派范仲淹嫡裔就在婺州的热土上建家立业,繁衍后代。传八世祖范直思,范正辞幼子,南宋高宗绍兴八年戊午年(公元1138年),仕龙图阁直学士,左朝散大夫,知婺州,荐授婺州学谕,娶刘氏,生二子,长子范熙安,幼子范熙纯。传至十世祖范侹,从溪干村迁居武义县王大路,为王大路范氏始迁祖。”

  然而据查,武义王大路并无范氏。周围村庄也无范姓,因此这个范侹是否就是范槐成了一个谜。

  冯夷作灾范村被毁

  冯夷,是黄河水神的名字,后泛指河伯,在此意为水患。作为全县海拔最低的范村,曾因在清嘉庆年间的一场特大洪水而摧毁。

  至元代中期,范村始祖范槐从金华清江栗塘迁居范村时,据现在范村离武义江边不远的一棵古樟树和原村水口树林的位置看,当时范村建在离江边应该不到100米的地方,整个村庄沿武义江的河漫滩自南向北展布,海拔57米还不到,到清嘉庆年间,建村已经近500年。其时范村也象上游的履坦一样是水陆交通要道,与金华的焦岩村也只有一箭之遥,商旅繁忙,是一临水而居的好村落。然而到嘉庆五年(1800),浙江省遭遇到了一次超强台风,武义江和熟溪遇到百年罕见的洪灾,全流域(包括当时的宣平县)出现了大范围的灾难,范村处在江边,被灾就可想而知了。

  1990年版的《武义县志·大事记》中记载:“嘉庆五年(1800)六月二十三日大水,沿熟溪居民尽被淹没。徐仁美捐财掩埋尸体200余具,商人曹墀等施食,典商王治成捐衣300余套。”

  1993年版的《武义水利志·水旱灾害》中记载更为详细:

  “六月二十三日大水,沿溪村落尽被漂没。徽商曹墀等六人逐日馈饭,饿者籍以后活;典商王治成分送男女布衣300余套;县人徐仁美等捐资打捞掩埋县境段武义江两岸的淹毙尸体200余具。”

  这一巨大灾难在范村《梅山范氏宗祠续谱序》中也有悲惨的记载:

  “嘉庆庚申(1800)六月间,遭水一灾,村屋尽没。兹阅谱内,卒于六月廿三、四日者,约有数计,滔被洪水,尸骸无踪,所得生者,仅存廖廖。迨此谱,触目伤心,不觉毛松发竖,挥泪而叹,何其范氏之大不幸也。”

  范村遭此灾难后,越经三十余载,才逐渐“生齿日繁”,恢复过来。

  实际上这次灾害是浙江省遇到的一次强台风。《浙江历史大事记》一书中就写道:“嘉庆五年,六月,安南盗船30余艘……进逼台州。巡抚阮元奏以定海镇总兵李长庚统三镇水师击之,会师海门。盗泊松门山下相持,会飓风大作,覆溺几尽……。”文中提到的阮元,这一年实授浙江巡抚,是年他又疏竣西湖,用湖泥堆成著名“阮公墩”。台风过后,阮元向朝廷奏准,动用常平仓米赈恤,给漂坏田园庐舍分别情况缓带蠲豁,使之修复。

  阮元(1764—1849)清仪征(今杨州市)人,是清代著名的著作家、刊刻家、思想家,是清一代文宗。他乾隆五十四年(1789)中进士,六十年(1795)任浙江学政,嘉庆五年(1800)实授浙江巡抚,前后在浙江任职十一年五个月之长。范村有个举人范肇沂,曾是阮元的得意门生,水灾过后,他听到武义范村也遭受了洪灾,立即策马到范村看望范肇沂。结果到距范村只有几里地的金华焦岩村,发现金华大路已被大水冲垮,成了汪洋溪流,人马根本不能过。阮元情急之下,就山边的悬岩石壁题了一首《策马焦岩外》诗,以此来表达师生之情谊。后人把诗刻石,留传下来,成为有清一代师生情谊的佳话。阮元在诗中写道:

  “地僻人烟稀,溪深水色寒。小舟穿乱石,匹马向名峦。径曲羊肠险,桥倾雁齿残。平平遵义者,应识改途难。”

  当年整个范村被洪水冲毁后,只剩下武义江边孤零零的那棵古樟树,以及村口的水口林丛和一座老宅。这一幢唯一留下来的老房子,位于现范氏宗祠的东侧,房主叫王福桂,今年75岁,其老房西侧的一半已拆建成新楼,今年夏天剩下的一半老房也已拆除,已矗立起一幢小洋楼。当年洪水来时,有的村民爬到江边的樟树上死死抱住树杆,才得以幸存下来。如今这棵见证了那场浩劫的古樟树依然挺立在武义江边,在经过了几百年风雨之后,这棵古樟树要有5个人才能合抱拢来。

  著名的范祠三碑

  范村范氏宗祠内有三块远近闻名的石碑,这三块石碑分别在宗祠大门东西两侧的内墙中,而且都镶嵌在墙体中。东侧一块是清道光年间的《梅山范氏重建祖庙记》,西侧两块分别是光绪年间武义县钱正堂(知县)的谕和示,这在全县的宗祠文化中也是十分罕见的。

  范氏始祖范槐自元代中叶从金华石壁栗塘迁居武义后,清乾隆六年(1741)始立范氏宗谱,乾隆三十年(1765)才建立宗祠。然而遭遇了嘉庆庚申(1800)之灾后,宗祠彻底毁掉。正象范氏宗谱道光二十八年(1848)撰的《修祠并续小叙》中讲的:“本族自庚申(1800)祠宇无存,谱牒沦没,幸嘉庆已末(1799)谱底尚未焚毁,为水漂汩,旋于泥淖中拾得。但经荡失后,始祖德十公(范槐)以前不无缺略……至金邑祖处录得分派之绪归,笔诸书以备篡修。”范氏族人一边从金华祖处抄录房头谱,准备灾后续谱,同时开始在现在梅山的宗祠的基址上重建宗祠。“重建新祠自嘉庆戊辰年(1808)起至戊寅年(1818)止,共用钱四千余金。”除掉历年积蓄,亏欠一千九百余金,由范氏子孙先垫付,嗣后将租息拨本付利。前后花了十年时间,才建好新祠。正是在这一种历史背景下,范氏族人为了庆祝这一盛事,在道光八年(1828)请武义拔贡时任青田县教谕王惟孙(1752~1835)写了《梅山范氏重建祖庙记》一文,并刻成石碑立于新祠大门东侧的墙内,为了存史,现将碑文全文抄录如下: (下转第8版)  (上接第7版)“祖庙之作,所以妥先灵,展孝思也。夫万物本乎人,人本乎祖。为人子孙皆有阖庐以避燥湿寒暑。而于祖宗灵爽之所,凭依顾听其芜废而莫之省,此籍谈所谓饥也,则仁人孝子仰先人遗绪,而动其凄怆霜露之心者,心自祖庙始。我武北九都梅山范氏,其先世本吴人,有讳纯诚公者为文正公犹子,官婺州保宁军节度使,卒葬金华之石壁栗塘,其子孙遂家焉。至元世,德十公复徙于武,其后族姓繁衍,乃奉始迁之祖,别立祠宇。嘉庆庚申(1800)邑大水,东北一带田庐多漂没,范氏里居当其冲,被灾尤甚。明经惺泉者少尝从余游,与其从叔式庵明经夙有同心,痛宗佑无存,谋重建之。戊辰(1808)冬相与度地势移其址,于梅山之上建寝室以安祖灵。甲戌(1814)又建中庭,乙亥(1815)暨戊寅(1818),门台楼庑以次落成。余适时其处,周览四顾,见其规制宏杰而坚固。所谓营宫室必先寝庙者,非耶,余于是重有感焉。世之登膴仕拥厚赀者孜孜焉,务美其第宅峻宇,雕墙甲于都邑或且为缁黄者,流挟福田之说,相煽惑,乃至琳宫宝刹,极力崇饰,栋宇壮丽,金碧辉煌,自以为无量功德。而所以妥先灵展孝思者,则丰恝焉,置之是诚何心哉?今二君于风雨飘摇室家粗奠之秋,拳拳以祖宗为念,据拮经营,曾不少懈,此其心真无愧于仁人孝子者矣,余故乐而为之记。至于木石之需,工作之费,与夫金币捐输,出纳之数则自有记戴,不复赘之。”

  重修后的范氏宗祠至今保存完好,现在海拔在67米,比原先建在江边的宗祠提高10米。范氏宗祠解放初期曾设为学校。60年代作为大队储备粮仓使用。现为村老年活动中心。坐北朝南,三进两院,祠前设有照壁,占地面积735平方米,地势自南往北逐进升高。门楼为二柱三楼式,庑殿顶,牛腿托挑檐檀,门前抱鼓石一对。一进门厅面阔三间,明间前檐柱间设排门,前金柱间设大门,明、次间均施天花,门厅明间后檐设戏台,歇山顶,方形藻井,鼓形柱础下垫古镜。二进正厅面阔三间,进深九檩,明间前后双步用四柱,前檐施牛腿托挑檐檀。三进后厅面阔三间,进深七檩,明、次间前后单步用四柱,明、次间前檐设排门。两侧厢房若干间,二层结构。鼓形柱础,门厅明间、正厅明间柱础下势古镜。三合土地面饰斜方格纹。院落地面一周铺石板,中间铺卵石。大门外有旗杆石一座及夹杆石半座。硬山两坡顶,五花山墙,屋面均铺望砖。

  范氏宗祠建筑规模较大,型制规整,选材和造作讲究,正厅用材粗大,是武义县代表性宗祠建筑之一,1992年11月2日,被武义县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点,2009年县博物馆文物普查时认为具有较高的文物保护价值。

  嘉庆庚申年间洪灾的阴影在当时还没有彻底从范村人心里抹去,整个村庄也正在逐步恢复之中,然而在光绪十七年(1891)下埠口村的叶益善等人纠众入山,窜到范村大公山、上角等山林强行砍伐柴木,并想占山开荒。此事发生后,范村的贡生范德润、监生范过堦、范纹之等到武义县衙诉状,范姓堂叔范培明也到县衙状告叶氏。然而光绪三十年(1904)范培明病故,光绪三十二年(1906)叶益善等人又强行入山,强砍柴一千二余担。这次范村人群起告状,举情到县。当时的钱正堂(知县)审理案情后,下了一纸判决书(示)和一纸命令(谕),现将钱正堂示、谕抄录如下:

  正堂钱示

  钦加同知衔,补用同知直隶州,调署金华府武义县正堂,加三级纪录十次钱

  为给示禁事案。据北九庄贡生范德润、监生范过堦、范纹之等呈称:伊祖遗常山一处计二百余亩,土坐本庄大公山上角等处,历管二百余年之久。光绪十七年,突有邻村叶益善等籍昆混占,任意抄扰,经伊故堂叔范培明控准钟前,主讯断堂谕:以叶姓草册不足为凭,断不准种。兹范培明于光绪三十年间病故,才越二年叶益善又肆行无忌,纠众入山,强砍柴千二百余担,叩请提究,举情到县。业经传集讯明:查该山原系范姓祖遗常产,据范德润等供称,向系养录不准开掘,以俾子孙遇及荒年时,可以砍柴度活等语。此次叶益善辄敢持强纠砍,讯系属实,断令追出树价洋六十元,以充学堂、警察公用,作为范姓所助。该山归范姓照旧养树,叶姓不得再行占砍多事。当据范德润等叩请,给示永禁,以杜后患,自应准于照办。除堂谕,并取具两造遵结附卷外,合行给示永禁,为此示仰该处人等知悉。此后范性常山树木依旧养录,备荒,叶姓人等倘敢仍蹈前辙,暨有就地无赖纠众入山,强砍情事,一经指控,定即举案严究,决不宽贷。其各凛遵,毋违,切切特示。

  右仰知悉

  大清光绪三十二年十一月 日给

  正堂钱谕

  钦加同知衔,补用同知直隶州,调署金华府武义县正堂,加三级记录十次,钱谕

  讯得范德润等呈控叶益善强砍山树运售一案。查此项山亩系范姓祖遗之产,向系录养树木传子孙,遇及荒年可以砍柴度活。光绪十七年间,叶益善等籍昆混占经,生员范培明控准钟前,县节次讯断:照旧录养树木在案。合叶益善辄复持强砍断售卖,殊为不含,既据认咎,此后不敢再欲持,从轻酌断:着令叶益善缴出树价洋六十元,以充学堂、警察公用,作范姓所助。嗣后仍归范姓养树备荒,叶姓不得再行占砍多事。范德润等当堂求请给示永禁砍伐,应即准为所请。至益善所载监生项戴,并无监照呈验,据称遭匪遗失。何以当时不即报明详咨,异有饰混,应看以后举准再载监生项戴,以重名器。所断洋元准限于本月二十日内如数呈缴,两造既各遵断,着取具遵结限状,附卷完案。此谕。

  右仰遵照。

  大清光绪三十二年十一月 日给

  钱正堂氏示和谕中,判罚叶益善“树价洋六十元”,并谕令叶益善“所载监生项戴”“应看以后举准后再载监生项戴,以重名器。”

  范村人赢得了这场官司以后,认为是全族的大喜事,于是将钱正堂的示和谕勒石刻碑,嵌在宗祠墙内,以告慰世代子孙。

  慈尊寺和文昌阁

  范村北靠梅山,它的东北面从西到东,分别是下角坑、上角坑、龙门坑、麦磨垄钩坑(也叫狐狸尖坑、山坑寺后坑),山地海拔在233米到444米不等,谷深山幽,慈尊寺就在范村东、百家地自然村龙门坑口。

  慈尊寺因此也叫山坑寺。《武川备考·祭祀·寺观》中说:“东慈尊寺,《康熙志》:十一都,山坑,沿北三十里。宋,俞主簿迁东台山慈尊寺额。”可见慈尊寺早在宋代就建成了,现存的寺院建筑只有少部分是明代建筑,余都是清代和民国时期改建的。整座寺坐东朝西偏南,三进二院,占地面积1574平方米。一进面宽七间,中辟大门,门上方行书“慈尊寺”额。落款为“道光巳酉年(1849)冬月”。柱础有鼓形、礩形、八边形三种。南北厢房各五间,地面高于一进、天进地面低于一进。二进大殿面宽三间,后院两侧厢房各三间,大殿两侧厢房各两间。南侧另有两个小三合院,天井中有古井。三进后殿面阔三间,天井设一功德亭。正殿及后殿铺设望砖,地势由西往东逐级升高。寺内古井旁有一口石凿水槽,槽内有二条阳刻雕鲤鱼,若将清水倒入,槽内二条鲤鱼即刻变成红色,这也是该寺一绝。

  慈尊寺在明清时期普鼎盛一时,寺内和尚最多时达300多人,在金、衢各地享有盛名,文人骚客也多有岭咏。如明代弘治十一年(1498)九月,姑苏人沈杰出任衢州知府,路过慈尊寺,就题写了二首七律诗,嘉庆《武义县志·艺文》中收录了沈杰的这两首诗:

  过慈尊寺二首

  道出双溪雨乍晴,百花香散水痕平。云从白日岩前起,人向青山画里行。细雨霏霏点落花,白云勾引到仙家。山僧知我三衢主,不问姓名先煮茶。

  《武川备考·艺文考·七古》中也收录了武义拔贡、处州府青田县教谕王惟孙(1752~1835)一首《慈尊寺古松歌》:

  危磴横盤两古松,交柯屈铁何奇绝。懔然空殿六月寒,炎天岜欲洒飞雪。肤蚀苍藓虎豹踞,阴惨黑枝鬼神通。山深路僻过者稀,我来一顾一叹息。松乎,松乎,尔既不生于岱宗,日观之高峰,金检玉册大夫封,又不能呼风雨学变化,为石令世诧作神,人迹冻雪独凌深涧边。白云长闭空山夕,自古奇材多坎坷,松乎,松乎,奈尔何?

  范村的文昌阁在慈尊寺东侧,麦磨垄钩坑口。文昌阁初建于清乾隆二十年(1755),最后于道光十七年(1837),前后历时八十余年。整个文昌阁坐西朝东,由四合院和小三合院组成,占地面积720平方米。四合院坐北朝南,门厅面宽五间,明间为两层结构,前檐住与金柱间设楼梯间,梢间为廊。二进面阔五间,梢间为楼梯间,明间前后四柱,鼓形柱础,天井地面卵石铺设。大门外东侧设头门,头门单柱一面坡,楷书“文昌阁”三字。南侧附屋七间,呈三合院式,地势略高,南侧为路、东北侧为空地,排水沟设隔档石。文昌阁前曾有一条“五缝街”俗称“五凤街”。街左侧岩壁上有“古青松柏”四字摩岩石刻。

  范氏族人为什么要在这山沟沟里修建如此宏大的文昌阁,目的是什么,阁内东侧墙内竖有一块武义道光年间进士顾倬槱(1785~1844)撰的碑文,讲得十分清楚,现全文抄录于下:

  太史公《天官书》云:“斗魁戴匡六星曰文昌宫。”《考经·授神契》曰:“文者精所聚,昌者扬天纪。”盖取文明之义,此历代祀典所由隆而世俗,酬金为会亦其义也。北九庄范氏为吾邑望族,山水清华,文物秀茂。乾隆二十年间,今盐知厅载鳌先生之太翁体仁公,邀集同志戚族八人敛赀为文昌会,并为经纪生息,凡生子成名皆有相助,每岁春秋赛神,散祭祀箕子母。乾隆四十年后,置买田产颇多,兼有余金,众议建造文昌阁。购石采木粗有端绪,以基址未定,缓其事。体仁公辞世,众议散是会,公之长君会涧先生年方弱冠,多方劝聚,不忍拂众心,分析田产,留数亩归公,重新整理。渐置四十余亩,并前有留田,共得十六亩,复得息金数百两,乃卜地于慈尊寺之后。嘉庆二年冬建阁一所,台门二间。事未半,而资已磬,遂中止。次年会澜先生以堂侄家骏善治生,将是会田租、钱物付之经理。嘉庆五年水灾后,春秋赛会之例遂废。八人中有四人愿以己分出售者,休仁公派下估值买之,而是会遂逾其半。道光十二年重议建竖,积时既久,其租息难以缕算。家骏因付出洋银二千一百元,以四百均分之,留五百增产,余为竖造之用,乃扩前规而大之。文昌阁俱用石为柱,将旧阁增广益高,改为奎光阁,左边又造书屋七间。功将竣,尚短二百四十金。载鳌先生之侄卓东,首垫用四十金,侄孙晋康如其数,家骏六如之不足者,先生补成之。计是会自乾隆已来垂八十余年几,分而复合几,断而仍续。自今以往,文教昌明,科甲鼎盛,迪前光而炽后,嗣戴匡之神其右矣,是为记。

  时道光十七年岁次丁酉正月初七

  赐进士出身文林郎江西浮梁县知县顾倬槱谨撰

  岁贡生候选训导范峻明书丹

  然而这一座历经80多年建成的文昌阁,范氏先祖为了鼓励族人文教昌明,举望族人后裔甲科鼎盛的建筑,竟被范村一个人在今年夏天(约七、八月)拆除卖给一永康老板,并准备贩卖到江西,连顾倬槱的石碑也被抬走。这是武义古建筑面临的一种悲哀,也是范村的悲哀,更是范村后人对其先祖厚望子孙发达的辜负。

  保卫大公山战斗

  武义红军于1930年1月在王村的龙潭坑成立,3月就在附近的下坞垄自然村成立总指挥部,将这里作为红军的大本营,但一个月后,就遭到国民党反动军警的“围剿”。4月10日左右,驻武义的国民党军队和县游缉队(俗称木壳队)共100多人,在游缉队队长徐克仁的带领下,袭击下坞垄。由于红军事先得到情报,及时转移,敌人扑了空。最后被敌人烧掉11个红军驻地的营铺。

  下坞垄的营地被烧了以后,红军转移到大公山。4月16日,武义保安队、金华保安队和县游缉队公300余人,兵分三路,“围剿”大公山。那天拂晓,三支敌军向大公山红军指挥部发起进攻。当时红军总指挥部只有200余人,红军战士就利用险要关口,发挥土大炮、“千斤棚”(用山藤或绳网装石块,悬挂在悬崖峭壁的隐蔽处,遇敌进攻,就割断绳索,石块倾斜而下,砸死砸伤来犯之敌)的威力,顽强坚守。战斗从黎明打到傍晚,打退了敌人的数次进攻。敌人鉴于强攻艰难,就改变战术,四面封锁,进行围困。红军指挥部则针锋相对地采取“调虎离山”计,连夜派出卫生员胡金双爬山绕道,经叶长埠涉水到北路红军驻地联系,北路红军的刘增荣率领70多名战士当夜袭击县城西门,国民党县政府措手不及,以为红军攻城了,县长朱毓珍连夜下令调兵回来守城。刘增荣又在敌军回城的途中设埋伏,歼敌10多人。

  通过这次保卫大公山的战斗,红军的士气大振。

  武义萤石开发创始人范乃藩

  武义萤石素以储量大、品位高、产量多而驰名中外,素有“萤石之乡”、“萤石王国”之称。武义萤石开采始于1921年。最早开发的创始人就是范村人范乃藩。据《浙江省通志稿》记载,1928年武义萤石开采年产量7000吨左右,占全省产量12000吨的58%。

  据1990年版《武义县志·人物传》记载:范乃藩(1897—1930),原名德蕃,号南卿,范村人。浙江省立甲种蚕业学校毕业后,回家营造桑园,劝导农民种桑养蚕。任范村初小校长。

  民国10年,范赴上海、南京考察后,改营矿业。联合田中双(金华焦岩人)、陈子非(武义后陈人)建立“物化弗矿公司”,在北乡大通寺旁开采萤石,为武义开发萤石之始。民国12年,采矿点扩展到县城南郊塘里、周岭、石龙岗,矿工40余人,年产萤石近2000吨。民国13年,范将周岭矿点转让给何绍韩,助何将“璋华砩矿公司”从金华迁来武义。“物华弗矿公司”以质量好、产量高、运输快,在上海声誉较高。但受日本洋行垄断,萤石每吨价格从24元下降到12.5元,致使“物华弗矿公司”逐年亏损,事业受挫。

  民国19年,武义北路红军筹备军费,派范氏宗祠银元500元。当时范任宗祠经纪,在筹款过程中,于阴历七月二十日误入水塘淹死。北路红军领导人亲临送葬。其子双喜年幼,难撑父创之夜,所属矿点全部转给“璋华砩矿公司”。

  抗日战争期间,1937年12月杭州沦陷,当时省一家缫丝厂由于范乃藩是学蚕丝专业的,由于这层关系,时范乃藩虽已去世,该厂决定将厂迁建到范村百家地山沟里。当时迁建厂时还立了一块奠基碑,此碑现仍在慈尊寺内,碑纵80厘米,宽40厘米,厚4厘米,上阳刻碑文“中华民国卅年二月十五日浙江省立武义缫丝厂奠基纪念,何廷飏”。然而厂建成后第二年,就被日军投弹炸毁。1990年《武义县志·大事记》记载:“1941年3月,履坦镇山坑寺缫丝厂建成投产,有丝车154台,次年被日本侵略者破坏。”被毁厂房、设备,时值法币2000万元,产品损失时值法币1000万元。

  (本文写作前期范瑜、王晖作了资料工作)

3 上一篇   下一篇 4  
放大 缩小 默认   
   第01版:一版要闻
   第02版:综合新闻
   第03版:美丽家园
   第04版:广而告之
   第05版:美丽乡村
   第06版:乡村大视野
   第07版:寻访武义古村落
   第08版:寻访武义古村落
范村:厚重的文化 悲壮苍凉的历史
武义报寻访武义古村落08范村:厚重的文化 悲壮苍凉的历史 2013-03-11 2 2013年03月11日 星期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