往期阅读
当前版: 04版 上一版  下一版
上一篇    下一篇
放大 缩小 默认   

潘絜兹:“春蚕精神”的倡导和实践者

学生时代的潘絜兹(1935年)
山花烂漫
敦煌莫高窟第二一七窟盛唐壁画 佛说法像
敦煌莫高窟第一五九窟 梵王赴会之图
抗日战争时期在五十九军政治部1939年
1949年在上海国画改进座谈会上
在修复山西永乐宫元代壁画
  □ 邹伟平

  潘絜兹先生是我国现当代突出的工笔重彩画家、美术理论家和编辑家,曾任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主任、中国工笔画学会会长,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长,国家一级美术师。

  潘絜滋先生是武义县上坦人,90年代潘先生回乡省亲,应邀曾经为家乡的两位历史名人叶法善和吕祖谦画像。笔者有幸亲眼目睹了潘先生作画的情景。潘先生在铺开的宣纸面前反复思索和琢磨多时,他那凝神贯注的样子,至今仍然十分清晰可见。只见他慢慢地拿起毛笔,仔细地吮吸了墨汁,然后就非常流畅地挥洒起来。不一会儿,人物的轮廓就生动地出现在宣纸上了。然后,他要休息片刻,等待墨线干了以后再作下一步描绘。只见他又一次凝神思考起来,一边思考,还一边和当时陪在旁边的涂馆长对话。大概2个小时左右,一幅叶法善的画像就诞生了。这幅画,就被家乡的博物馆作为馆藏珍品收藏了。

  令我惊奇的是,他在画人物头部发线和人物衣着的动作至今还历历在目,记忆犹新。其运笔的速度极快,手法极其娴熟,就像是纺织机的梳子一样,不断来回穿梭,游刃有余。没有多年的功夫积累,一般人很难达到如此出神入化的境界,完全可以用“炉火纯青”来形容。

  1997年,我去北京大学对外关系学院进修3个月,专程前往潘先生的四合院看望过他。这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拜访潘先生,一进他的画室,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“春蚕画室”的匾额,紧接着就看到那幅《春蚕吟》。不言而喻,潘先生是以“春蚕”自喻。“春蚕到死丝方尽”这句诗歌的本意是消极的,可潘先生却赋予了它非常难能可贵的积极意义。潘先生曾经说过:“我是一个务实的人,力戒妄念,只以春蚕精神自励。艺术如传薪,薪有熄时,火传万代。我立志为复兴工笔重彩奉献一生,愿如春蚕,吐丝至死,锦绣炳焕!有蚕之功。发扬中华民族文化,是我毕生宏愿。我的画室取名为‘春蚕’,意亦在此。”可见潘先生的良苦用心了。

  潘絜兹先生生于1915年,原名昌邦,浙江武义原宣平上坦人。1932年入北京京华美术学院,师从吴光宇、徐燕孙诸书画名家,专攻工笔重彩人物画。1945年到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,从事古代壁画的临摹研究工作一年有余。1946年得于右任先生赞助,在南京续研敦煌莫高窟壁画艺术;1947年曾任台湾台北民众教育馆艺术部主任,主编《民众画报》。

  1949年7月加入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(即后来改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),8月始任上海(军管会)文艺处美术工厂创作编辑科长,9月加入上海美协。

  1951年调北京参加筹备敦煌文物展览,任中国历史博物馆美术组组长,1952年,加入北京中国画会,主持河南禹县白沙宋墓壁画临摹工作。1953年兼任北京中国画研究会《国画通讯》编辑、编委。1956年到1957年先后访问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等国,考察文物保护和壁画修复工作;1956年开始主持山西永乐宫迁建后的壁画修复工作,1957年始任北京中国画院《中国画》编委至1960年,1960年以后曾在中央美术学院、中央工艺美术学院、北京美术师范学院、中央戏剧学院、河北美术学院等院校兼任工笔重彩课教学;1965年12月调入北京画院,从事专业创作,并兼任《中国画》杂志主编。“文革”中他和所有的画家一样受到了冲击,创作活动基本停止。

  1976年秋后,历史拉开了新的一页,潘絜兹先生的艺术生命也重新焕发。他特意为书房命名为“春蚕画室”。

  1979年,他发起“北京工笔重彩画会”并被推任为会长;1980年,《中国画》复刊任主编,被选为中国美协北京分会副主席。此后,他曾经多次出访日本、美国、新加坡等国家,其代表作《石窟艺术的创造者》(1953年作)荣获1982年法国春季沙龙美展金质奖。

  1987年,他任中国当代工笔画学会(后改名中国工笔画学会)会长,中国画研究院进修班导师,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教授;1988年,首批评定为国家一级美术师;1990年,任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,开始享受首批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;1992年,任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主任。

  1995年潘絜兹艺术馆在家乡武义柳城落成开馆,2002年8月病逝于北京。一生定居过宣平、天水、重庆、台北、南京、金华、北京等地。

  纵观潘絜兹先生的一生,生活曲折坎坷,但是他始终伴随着时代的步伐,艰难地前行。

  纵观潘絜兹先生的一生,工作变化多端,但是执着于工笔重彩画艺术的志向从来没有改变。一如他自己所说的,愿如春蚕,吐丝至死。也正因为如此,他才能够在工笔画上取得了如此骄人的业绩,他才能够在工笔画领域,奠定了他作为领军人物的地位。他一生辗转南北东西,数度生命危急,他不计个人得失,自觉肩负工笔重彩画复兴使命,在创作中融合传统工笔和壁画技法,吸收西画所长,形成了工整细密、设色明丽典雅的个人风貌。

  潘絜兹先生的学生阿里雷公说:“从潘老的《石窟艺术的创造者》(北京中国美术馆收藏,曾获1982年法国春季沙龙金质奖)到《石窟献艺》,虽系一幅画,但从篇幅、题目和色彩及人物角色的重新安排中,可以形象地看到潘先生的艺术境界和人格升华的过程,前者作于1953年,后者作于90年代末。一繁一简,一小一大,一浓一淡,还增加了给画工送饭的家属和一位和尚。他曾对我说过:“这样表现是一环扣一环,证明不论身份是匠和商,官与民,贫与富,主与次,在佛面前,在艺术面前都是平等的,是中国古代这些先人共同创造了这一人类的艺术宝库。”

  潘絜兹先生一生开过33次以上个人画展,多次慷慨捐赠成批精品画作;坚持不懈组织中国画学会活动;孜孜培养数代青年画家;出版过敦煌学、美术史等20种专著,还发表过大量美术评论;对中国传统工笔画彩绘画艺术的研究、继承和复兴、发展,对敦煌学的发展,都作出了及其重要的贡献。

  潘先生的学生蒋采苹回忆说:最令我难忘的是,潘老与我们这些当时还是中年的晚辈工笔画家,在三十多年里一起组织北京和全国工笔画展和学术研讨的工作。1979年潘老组织“北京工笔重彩画会”,潘老是会长,我当时是副秘书长,会员不过数十位。潘老用自己的四合院产权登记为画会会址,从此北宫房17号就成了北京工笔画家的“家”,我们在自己的“家”里开会、举办学术研讨会,讨论画展,谈论工笔画发展的美好前景,免不了还要在潘老家吃饭。潘老的夫人张怡贞先生(中学美术老师)不但给我们张罗沏茶、倒水、做饭,还要担任画展的收件和退件以及做不完的繁琐工作,张老师才是画会名副其实的“秘书长”。

  此后潘絜兹先生每隔一二年就主持一次工笔重彩展,最早的一次是在颐和园举行的,其后有《红楼梦绘画作品展》、《北京湖南工笔画联展》等。当时北京市美协刘迅先生全力支持潘老的工作,不但免费提供市美协常年租用的展厅——北海公园画舫斋,他还亲自参加工笔画的学术研讨会,同时还提供研讨会的经费和出版学术论文集的经费。有了工笔画家的组织,北京工笔画家队伍不断扩充,工笔画佳作也不断问世,并且在重要美展上连获高奖。

  正是这种德品双高的境界,才使潘絜兹先生广泛赢得了艺术界的美誉,才使得他能团结中国工笔画界的老中青三代共同努力,历经20余年,复兴并发展了几近衰微的中国工笔重彩画,一改明清以来文人画独占画坛的历史局面。

  蒋采苹说,绘画原本是画家个人的事情,画家对自己的绘画事业需要一种“春蚕精神”,像“春蚕”一样,吃的是青青的蚕叶,吐出的是极有价值的美妙丝线。对国家、对人类、对集体的事业来说,更需要一种“春蚕精神”。“春蚕精神”,我认为它主要是一种奉献的精神。潘絜兹先生领导下的两个工笔画组织在20多年间筹办了近20次画展,出版了多种画集,举行了多次学术研讨会。参加筹办画展等活动的许多画家都在“春蚕精神”的感召下,无私地奉献着、为工笔画家们工作着。有人估计目前全国工笔画家有数万名。2003年11月在中国美术馆举行的由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主办的“微观与精致——小型工笔画展”,筹委会一致决定将所有奖项中的金奖定名为“金蚕奖”。

  潘絜兹先生说:“我是一个务实的人,力戒妄念,只以春蚕精神自励。艺术如传薪,薪有熄时,火传万代。”

  潘絜兹先生倡导的“春蚕精神”,如星火传薪,光大发扬。据悉,潘先生的家乡武义县政府已经启动了“潘絜兹诞辰100周年艺术系列活动”,潘先生的学生阿里雷公等工笔画艺术家已经应邀前来写生创作。笔者以为,这些活动,都将有益于工笔重彩画的复兴,有益于潘先生提出的“春蚕精神”的弘扬。

上一篇    下一篇
 
     标题导航
   第01版:一版要闻
   第02版:综合新闻
   第03版:天下风云
   第04版:专版
   第05版:周刊
   第06版:乡村大视野
   第07版:武义青年
   第08版:美丽家园
潘絜兹:“春蚕精神”的倡导和实践者